沈阳李颖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疗法是驱赶春困的利器
www.lyzhenjiu.com 发布时间:2011/3/13 9:41:58 浏览次数:1709
“春眠不觉晓”说的就是天气越来越暖的惊蛰时节。在这个时节里,虽然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可不少人却反而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了。 “春困”其实是脑缺氧的表现,这跟植物神经没有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血管舒缩功能不灵敏有关。春天气温适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弛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给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出现抑制的状况,于是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中医认为,春困是春天木气太胜克制脾土,使脾的升清失常,从而导致出现困倦乏力、运化功能失常的表现。春困多了,也会成为一种病。

  非常病例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针灸科就曾经接诊过不少春困综合征的市民。其中一位66岁的黄女士,就因为感觉周身疲乏反复多年而前来就诊。

  黄女士介绍,几年来每逢春夏,就会觉得一身困倦、嗜睡、头重,困得不愿睁开眼,饮食一般,轻易反酸、尿多、怕冷。医生检查发现,黄女士脉缓,舌体胖嫩、色淡红、边有齿印,舌苔嫩黄,中根而厚。这些症状说明黄女士脾虚湿困,进而引起春困综合征。因为春季生发的木气太过,却没有能够正常疏泄,导致了肝气克制脾土之气,所以黄女士连续几年来就会觉得倦怠乏力、饮食不好、老想睡觉。

  医生给予黄女士健脾温肾祛湿治疗。灸三阴交、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经过3次治疗后,黄女士感觉倦怠感改善,再继续观察治疗7次,黄女士的头身困重症状明显改善,她开始感觉到精神爽,饮食也恢复正常,但四肢仍时不时有发冷感觉。在医生建议下,她继续坚持治疗两个月,每周1次,疗效得以巩固了。

  赵利华介绍,医院里的老中医曾经专门讨论过春困的病因,认为本病的发生虽与季节有关,但还是因为人体阳虚阴盛造成的,正如《灵枢·大惑论》里所说的“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所以,解决春困,还得调理身体,除制约肝木外,还应该补益阳气。就如同黄女士一般,因为春季木旺,木克脾土,脾就不能升清,无力运化排除体内的湿气,导致困倦。而老年人又多有肾阳不足,因此会有尿多、怕冷的症状。所以,可以灸神阙、关元、肾俞为调补先后天之气的重要穴位,中脘壮中焦之气,脾俞、足三里穴等健脾化湿,三阴交穴健脾养血柔肝制木气。几个穴位一起针灸就有了加强温补阳气的作用。“土运强则木不乘土,亦可生金制木”,人体的脾肾阳气足以后,各种湿气重的症状就能消除了。

  赵利华提醒,除了针灸外,市民还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并加强锻炼。“古人提倡春季去踏青,就是这个道理。”赵利华说,增加户外活动,在阳光充足、绿化多的地方活动,可以给大脑提供新鲜充足的氧气。

惊蛰

  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 “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南宁市中医院针灸科医生倪峥介绍,惊蛰是指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虫的时候,说明这时候已经进入了仲春。

  “在这个时期,才是真正开始提倡运动的时节,中国古人提倡效法自然,自然界里的草木发芽了,就连动物也开始活动了,那人也应该活动起来了。”倪峥说,因为比之前更暖了,因此人们也开始觉得“春困”了,而运动则是一种解决“春困”的好方法